股票代码:002819

新闻与资讯

科技租赁业迎来春天

更新时间:2010-09-15 00:00:00 浏览量:856

  (提要)金融危机促使高科技企业纷纷通过科技租赁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和资金周转压力,推动科技租赁业务快速增长。尽管中国科技租赁市场的“蛋糕”达千亿元之巨,但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



  随着渤海租赁借壳ST汇通(000415)的推进,A股市场即将迎来第一支租赁股,租赁业也将告别“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而作为租赁大行当之一的科技租赁,近年来春雷萌动,一个超千亿的市场正在形成。

  所谓科技租赁,是指用于科学研究、实验测试和高科技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科研设备的经营性租赁,这些设备包括电子测试测量仪器、IT类服务器、实验室仪器和科学分析仪器等。
以金融危机为分水岭,科技租赁在此之前一直处于不愠不火的发展状态,而金融危机之后,很多高科技企业纷纷通过科技租赁的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和资金周转压力,这使得科技租赁业务快速增长。“金融危机是对科技租赁的最好宣传”,国内科技租赁业大企业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集成)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颜力表示,“中国的科技租赁目前处于成长期,其市场规模可达数千亿元,商业前景极其广阔。”

国外经验:近三成科研设备来自租赁

  科技租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欧洲与日本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是国际上较为普遍、成型的满足客户测试测量等科技产品需求的一种服务模式。在部分发达国家,超过30%的科研与生产的测试需求是通过租赁类服务来满足的。据2006年《世界租赁年鉴》数据显示,在市场渗透率(即租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上,美国达到31.1%,罗马尼亚为30.8%,加拿大为20.2%,匈牙利为19%,捷克为18.6%,英国为15.3%,德国为9.8%。

  科技租赁的发展,得益于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科技仪器设备的使用成本。一方面,科技租赁降低了投资成本且易于抵税。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仪器设备,往往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资金,造成资金流的挤占,而租赁则涓涓细流,小投入获得高效率。同时,租赁所产生的成本,可以直接摊入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税。尤其是一些大的上市公司,相对他们追求的高投资回报率而言,租赁仪器比购买更具经济性。另一方面,购买仪器利用率不高容易造成浪费。很多企业购买的仪器库存时间比使用时间长,利用率低下,基本在30%-50%之间,有些仪器一年甚至还用不上一次。因此,对一些使用率比较低的仪器,国外企业通常是租。

  由此,科技租赁行业孕育了一批行业巨头。如排名世界前列的日本欧力士(ORIX)集团,管理资产超过800亿美元。美国科技租赁大企业益莱储(Nasq:ELRC,),拥有14个运营中心,遍布美国、加拿大、欧洲以及中国地区。欧洲五大租赁公司之一的德益齐租赁集团,管理资产总值亦达250亿欧元,不仅为机械、汽车和计算机等行业提供动产租赁,同时为房地产、无形资产、权利证书等提供租赁服务。

中国科技租赁市场的千亿“蛋糕”

  科技租赁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充分发展,而新兴市场则处于起步阶段。据《世界租赁年鉴》数据显示,全球租赁交易额由1987年的1038亿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63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高于同期经济总量的增速(图1)。不过,租赁业全球分布极不均匀。2006年,北美和西欧占据了全球租赁业务额的79%的市场份额,而亚洲和俄罗斯为15%,南美为3%,非洲和澳洲仅2%和1%(图2)。由此,国际金融公司(IFC)预测,未来全球租赁业的主要增长点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图1:不同地区的市场增长情况 (1987?2006)

资料来源:《2006年世界租赁年鉴》
图2:2006全球租赁业分布

资料来源:《2006年世界租赁年鉴》

  科技租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更为可观。一方面,相比国外30%的渗透率,我国科技租赁的比例尚不足1%,市场渗透率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表1)。另一方面,科技设备市场容量巨大,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设备交易量,为科技租赁提供了巨大的潜能。因此,中国科技租赁市场的“蛋糕”可达千亿元之巨。
  表1:中国市场科技租赁占比虽小,但发展迅猛
  
  不过,科技租赁行业却具备较高的准入门槛。首先,科技租赁属于资金密集产业,要求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后盾。由于科技租赁中的仪器以中高端仪器为主,一台仪器通常售价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如果没有丰富的产品以供客户选择,也就难以在租赁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其次,科技含量高,科技租赁并不只是将仪器简单地租赁给客户,更多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服务,要给客户提供安装、保养、维修、计量等各种综合性技术服务。再次,租赁需要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只有把销售网络铺开,才能更加合理地提高各种仪器的租赁与使用效率。另外,科技租赁存在着较高的设备淘汰风险,要求租赁提供方对科技、技术的发展具有深入的理解并做出前瞻性预测。

  较高的市场门槛对应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日本,仅欧力士一家就占据了约65%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几十家企业才占据了约35%的份额;在北美市场,主要由三家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垄断了市场;在欧洲,则基本被五家公司所垄断。然而,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市场上,国内外竞争者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低是当前特征。目前国内市场上从事科技租赁的企业多达几十家,主要是以区域性公司和提供单一性服务公司为主,市场较为分散,处于第一梯队的东方集成,其市场份额也仅1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科技租赁行业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

制度软肋是科技租赁的主要障碍

  科技租赁在国内为何难以做大?这其中有自身的原因。科技租赁属于高精尖技术行业,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高素质的人才配备、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以及对行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等,这些要素都需要在长期的探索中不断积累和完善。

  外部的因素也是难脱其咎。在国人的消费观念中,实力弱才选择租的偏见颇为盛行。而且,国内诚信机制尚不健全,租赁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另外,税负过重也是一大障碍。由于科技租赁行业刚刚兴起,各种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租赁公司在购买仪器的时候,需要支付增值税,将仪器租赁出去的时候,需要按照营业额支付营业税,企业的收入还要交所得税。

  不过,在颜力看来,科技租赁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却来自制度性约束。在目前财务制度上,国家行政拨款的使用中,只有购买形成的资产才能进入表内并转入资本公积,而租赁所形成的资产不能进表且形成的费用列为当期损益。因此,在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硬约束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科技设备的使用大户常常不得已去选择经济上十分不划算的购买方式。“在国外,大学、国家科研机构是科技租赁业的主要客户,而国内,这些机构的贡献微乎其微。”颜力表示,不过,他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中国迟早会跟国际接轨,届时科技租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

样本:领跑者东方集成

  在国内科技租赁领域,东方集成是不二的领跑者。它由中国科学院于2000年独资成立,创立初期主要从事科技仪器仪表销售代理业务。因背靠中国科学院,短短数年内,公司迅速成为国内较大的科技仪器仪表经销商,同时代理安捷伦(Agilent)、福禄克(Fluke)、泰克(Tektronix)等数十家国际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制造商的在华业务。

  2000年,东方集成谋求从单一的科技仪器仪表经销商向科技测试测量综合服务商转型,在经销业务基础上推出科技仪器仪表租赁服务,并于2006年引入战略股东欧力士,开始了科技租赁业务的全国布局。在中外实力股东支持下,东方集成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科技仪器仪表测试测量公共平台服务网络体系。尽管规模尚且不大,但通过经年探索,东方集成已经形成相对有效的商业模式:在对科技走势的精准研判基础上,借助政府、高科技园区的力量,不仅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科技设备出租率。

  为了把握科学技术走势,东方集成形成了专业技术评估团队、学习国外股东经验以及展开一线市场反馈的预测机制,极大程度上保障了购进设备的“适租对路”。据颜力介绍,由于科技设备的技术淘汰速度很快,以致科技租赁行业相比一般的租赁行业风险更大,故正确地选购科技租赁的产品是保障科技设备的出租率的关键,在这方面东方集成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以保障科技设备的出租率和盈利模式。

  针对科技租赁的推广进展,东方集成近年来采取了与政府、高科技园区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动科技租赁在广大中小科技型企业中的运用。目前,东方集成与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区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开展了合作,为当地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设备租赁业务。

  与高科技园区的合作,实现了三方共赢,成为撬开市场的金钥匙。2006年以来,东方集成的租赁业务增长基本都保持在每年50%~60%以上,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很多高科技企业纷纷通过科技租赁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和资金周转压力,这使得东方集成的业务增长更加迅猛。“过去三年,我们租赁业务规模累计增长了400%以上”,颜力表示,“目前科技租赁业务对东方集成盈利的贡献度已达1/3左右,并与增值销售、综合服务一起奠定了东方集成是在国内科技测试测量领域内先进的综合服务商的地位。”

东方中科 股票代码:002819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东方中科 股票代码:002819

账号注册

东方中科 股票代码:002819

重置密码